新聞動態
News
首頁 >
新聞動態>
行業新聞
2015“碧水藍天”中國環保高峰論壇7月19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。論壇以“踐行綠色生活,崇尚生態文明”為主題,來自政府、企業、高等院校、科研機構等方面的代表齊聚一堂,共同為環境保護、環保產業發展建言獻策。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巡視員石秋池在論壇上表示,水是生命之源、生態之基、生產之要。在黨中央和全社會推動與踐行環保理念的時代背景下,我們應大力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,著力改善水生態環境。
石秋池稱,生態文明建設已在全社會得到廣泛的響應。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《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》,國務院近期還印發了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務實工作的新階段。
她表示,水是生命之源、生態之基、生產之要。在上述背景下,黨的十八大以來,水利部在已開展工作的基礎上,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節水優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治理、兩手發力”的新時期治水方針,認真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,大力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,積極推進河湖水系的綜合治理,著力改善水生態環境。 具體措施包括,首先,以城市為單元,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。2013年水利部出臺了《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》。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落實到水資源開發、利用、治理、配置、節約、保護等各項工作的規劃、建設和管理環節中,通過優化城市水系格局、統籌防洪排澇、改善環境、供排水格局、生態與景觀,將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變成政府的工作目標和指導思想,變成人們能感受的安全、宜居和人水和諧的優美環境,變成人們對幸福生活含義的深刻理解,變成人們的自覺行為。截至目前,已有105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,正在以水為核心,按照多規合一的思路,積極做著探索和實踐。
其次,以總量控制為核心,推進用水方式的轉變。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,最重要的目標是轉變人們的用水方式和用水思維。轉變用水方式、控制用水總量、提高用水效率、減少污水排放,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。我們所做的就是通過嚴格上述要求,也就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最新要求,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,減少環境和資源所付出的代價。
第三,以流域為整體,推進江河湖泊的系統治理。長江經濟帶、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等無不反映出生命共同體的思維,從水域這個角度,就是一個流域的生態系統。無論是開發利用自然資源,特別是水資源,還是經濟社會的各項活動,都要從流域的角度把握其完整性、相互關聯性,促進其共生共榮,避免一損俱損。通過流域資源的統一規劃、統一調度、統一管理,努力保持全流域的協調發展,這不僅需要流域上下游的水資源管理部門協同作戰,也需要流域上下游的其他各個行業、各個行政單元協同作戰。
上一篇:跨省區鶴地水庫成功“變形”